栏目主持陈红梅: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国培专家组成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所副研究员,曾入选武汉市政府“十百千人才工程”。专注于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
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什么样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这也是最受争议的,答案毋庸置疑,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这种游戏在幼儿眼里往往好玩、新奇、刺激,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想冒险挑战自己潜能的欲望。因此,幼儿常常会趋之若鹜,并乐此不疲。但是,对广大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而言,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总是很危险的,要竭尽全力地禁止或规避。安全是悬在许多幼教工作者头顶的一把“剑”。要安全还是要挑战,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最大的纠结。闻名全世界的“安吉游戏”,就是以挑战性强著称。
正是因为许多幼教工作者过于强调“安全第一”,导致许多幼儿园的游戏缺乏“安吉游戏”的刺激和挑战,也很难见到“安吉游戏”中幼儿发自内心的欢畅和狂野的大笑,幼儿体质体能等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安全与挑战的博弈客观存在。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到底是要更看重幼儿在挑战性游戏中的自由和快乐,还是要更注重幼儿的安全,追求万无一失呢?常言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具有挑战性的游戏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隐患并不是必然的现实,经过人为的努力,隐患是可以解除的或将其负面影响压缩至最小的范围内。因此,笔者并不以为安全与挑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不能因为害怕出现安全问题就剥夺或限制幼儿自我挑战的快乐!
挑战游戏中的安全隐患是可以规避的
在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中,我们如何既能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尽情享受探索和冒险的乐趣,又能有效防止意外伤害,兼顾幼儿安全呢?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坚定三条信念。
相信幼儿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许多危险其实都是幼教工作者在大脑中臆测和想象出来的。这个世界并非一个真空,谁能保证天真活泼的幼儿都不会受伤,即使一些教师喜欢把幼儿关在教室里,仍然会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因此,严防死守并不是上策。其实,教师敢于放手是基于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信任。幼儿虽小,但对危险也是有自我保护本能的。幼儿游戏中许多大胆尝试都是基于他们理性的判断,并非盲目的逞能和无谓的冒险。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幼儿是有理性判断能力的,是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正如安吉幼教工作者们所认为的:“孩子们有自己的评估判断能力,他们会创设安全的游戏环境,垫子的安放、滑板的高度等都会根据自身情况来定的,他们不会贸然行动,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探索调整出适合自己的游戏……”
相信教师会根据情境做足安全保障措施。幼儿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教师的天职,任何一位有职业道德的教师都不会马虎。教师会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挑战性游戏的难度,同时还会基于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事先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如器械位置的摆放、游戏队形的疏密、教师的站位、幼儿生理与心理的极限等,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相信有教育意义的挑战能促进幼儿最大化发展。我们推崇的挑战并非莽撞的逞强,两者的分别在于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挑战的“度”。所谓挑战的“度”,主要指游戏的难度,指教师所设计的挑战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程度,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挑战难度过高,远远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就容易受伤。
如何在挑战性游戏中保障幼儿的安全
在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好挑战与安全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噎废食,不开展挑战游戏;也不能盲目挑战,忽视安全。
合理设置不同难度的“挑战点”。幼儿的游戏水平参差不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