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体系探路评价改革

2018-03-23

学习材料一:探寻丨从理念到体系探路评价改革

主持人

杨志成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北京教育学院基地首席专家

主持人语

评价撬动学生一生

  校长的评价观会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校长的教育观决定着其评价观。

    广东佛山南海外国语学校黄新古校长借用“六艺”的教育理念,构建了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新六艺”教育体系,其本质是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教育观的体现。

     学校以“六个一工程”为评价目标,以“六大节日”为评价方式,将新六艺理念落实于学校全年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学校评价撬动学生一生素养的目标。

       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要改革评价制度,打破分数崇拜观念,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卓越的学生。这些年来,沐浴着改革的阳光,我在教育评价改革领域成为了一个探路者。

请开“拦路虎”,从确立新理念起步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强调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一切就像“拦路虎”,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先确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理念。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新的评价理念。其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等。其二,重视评价的导向和功能。要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这就意味着,评价不单单是为了甄别选拔,也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潜能。所以,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其三,重视多元评价。按照教育部评价改革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丰富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科学设计评价体系。

迈过一道坎,“周末零作业”开新路

    在教育评价改革的路上,总会布满崎岖和险阻。例如,学生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成绩排队是各校铁板一块的做法,谁敢熔化它?谁能熔化它?一旦评价的杠杆失去平衡,学校的办学质量下滑甚至坠入谷底,校长负得起这个责任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没有回头路,关键还是要找到突破口。

   评价改革是否取得实效,就要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否得到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不断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自由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身心健康水平越来越差。多年来,老师们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连周末、假期都用作业填得满满的。为了扭转这种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还给学生快乐活动的周末和假期,我校从“周末零作业”找到了突破口。

    “周末零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三层内涵:第一,这是学校为提高办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二,对教师而言,“周末零作业”是评价其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学期考核评比、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是否做到“周末零作业”,最终由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来决定;其三,对学生而言,“周末零作业”开辟了成长的新天地,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自由活动,发展兴趣,而这些内容,也要纳入到学习和成长的评价体系中,是成为优秀学生的必备条件。这当然也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利用周末发展一项自己的特长、阅读文学名著或锻炼身体等。

   “周末零作业”这项改革举措由于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一经推出就得以稳步实施,得到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一致赞同。有家长称赞道:“这是学校走出的一小步,却是莘莘学子成长的一大步!”在我的心里,“周末零作业”只是学校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它使我校跨过了应试教育屏障的第一道坎。

催生新能量,“多元评价”走向高处

     教育改革没有休止符。实施了“周末零作业”之后,我们接着完善评价体系,推出了“多元评价”的制度,变九年一贯制评价为学段多元评价制。

      “九年一贯制评价”就是单一的考试评价制,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基于“学段不同学业要求有所不同、学科不同学业要求也有所不同”的原则,我们确立了“学段多元评价”制度。例如,小学学段,主要以等级评价为主、教师评语和自我测评为辅的方式;初一、初二学段,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中考科目的考试测评,这主要是适应学生参加中考的需要;初三学段,则采取以考试测评为主、其他为辅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年级都有“自我测评”内容,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发展、自我批评的重要一环,蕴含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精神内涵,是我校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的成功做法。这种针对不同学段推行的评价制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和“科学多元”的思想。

      变单一学业评价制为学业特长评价制。以往的教育评价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特长发展,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我校作为一所新办的外国语学校,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办学思想就是激发学生各项潜能、撬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们办学之初推出了六个一工程六个一即人人都有一颗仁孝之心,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好文章,人人都参与一项科学探究活动,人人都有一项健体专长,人人都会一门乐器。六个一工程也称新六艺内容涵盖了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了学校的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发展学生特长方面,我们既注重鼓励,也注重评价。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业评价之外,还有一项特长评价。特长评价采取参与+教师评语+自我测评+家长自评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坚持与进步。六个一工程及其评价方式,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它使学生学有所成,动有所成,催生了学生成长的新能量。它也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使学校成功跨越障碍,一步一步向着制高点迈进。

(作者黄新古,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



学习材料二:

主持人语

迎接评价新挑战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的“幸福星光评价体系”,体现了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还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和个性特长等综合性指标;不仅关注学校评价,还整合家庭和社会参与评价,体现了评级的多元性;不仅评价学生当前发展,还关注学生一生持续发展能力。

   它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综合评价的校本实践,值得借鉴。

主持人:

杨志成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北京教育学院基地首席专家

  “她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奖杯,而是一种幸福,一种学校教育带给她的幸福。她会从这种幸福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校学生孙晨曦的家长对学校“幸福星光评价体系”的评价。我校于2012年就开始探索基于幸福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并从去年开始构建落实国家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幸福素养教育体系”,建立了“幸福星光学生评价体系”(以下简称“星光评价”),聚焦“健康、自信、乐学、善思、友善、坚毅”六大学生发展幸福素养,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基本关注维度,涵盖基础、拓展、融合三类课程,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幸福星光照亮学生核心素养。

从学科到综合:星光评价发展之路

    2012年,正值开启“幸福素养教育体系”课程研究之际,学校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开研究与探索,主要以“幸福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内容为载体,加强了对各学科基本素养的关注与落实。如数学学科,在保留对学生学习水平关注的同时,增加了“乐于探究”“大胆质疑”“敢于创新”三个关注维度。可以发现,各学科的关注点很难利用简单的纸笔测试进行评判,而这些维度的确立,也成功地将师生的关注点从终结性、冰冷的学业成绩,转向鲜活生动的日常学习过程,转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乃至学科素养。这些改变源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幸福素养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它们倒逼了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研究初期,我们以三年级为试点进行,第二年在一至三年级尝试推开,有效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监督和教育作用。随着学校课程研究的逐步深入,原有的星光评价越来越显示出“维度相对单一”的不足。因为全面发展不等于“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学生的幸福成长也不能仅仅依靠学科学习,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晰自己的发展优势,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收获成长的自信,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学校重新定位“全面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第二个支撑维度:“学有所长”。

   而此时,已经实施到第三年的星光评价向四至六年级铺开。针对高年级学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责任担当”个性化发展需求,我们尝试在四至六年级进行小组评价,建立了小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表现及荣誉与小组奖励相结合,就连星光评价手册也从以前的人手一本改为一组一本。此次改革首次从评价的角度强化对孩子们团队精神、沟通合作能力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得到教师和家长一致支持。四至六年级各班学生纷纷在教师的带领下,建小组、起组名、定组规,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清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至此,星光评价在全校正式全面铺开。

    从学校到社区:星光评价拓展之维

   2016年,随着国家核心素养的正式提出,我校开展了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深入研究。借此契机,学校也从星光评价角度对“什么是全面育人”进行了再思考,逐步认识到,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不仅仅只是“学生”,而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因此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空间定位单一地局限在学校,而是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更广泛的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此,学校将原有星光评价的关注领域、实施维度进行了全面拓展与丰富,进一步调整具体关注项目,全面构架了我校的星光评价结构。

  同时,我们注意到,评价人员的设置可以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形成多方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至此,包含师生、家长、社会三个评价群体的“幸福星光学生评价体系”正式建构完成。

   星光评价的三个维度分别设计为“红黄蓝”三原色。红色星是“在校表现”维度,评价导向为“在校做个好学生”,由师生共同实施。此项评价依托学校课程展开,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国家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夯实根基、提升能力、均衡发展;拓展课程重在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大胆尝试、发展特长;融合性课程则重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黄色星是“在家表现”维度,评价导向为“在家做个好孩子”,由家长负责实施。此项评价以“尊敬长辈”“承担家务”“快乐阅读”“主动锻炼”为评价内容,家校携手,共同关注孩子持续成长。蓝色星是“社会实践”维度,评价导向为“做社会好公民”,由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共同实施。此项评价倡导学生关爱他人,热心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参与的星光评价,使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成为一个立体、全面、客观的体系。

从评价到整体:星光评价撬动体系

   我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一理念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评价不仅关注当下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一生的持续发展和幸福成长。幸福星光评价在这一理念下,建立了关怀学生一生幸福的评价维度。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当下的发展水平,但学生“乐于探究”“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的习惯却是学生终身的素养;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是当下的,但“阳光健康”“自觉锻炼”则是幸福人生的能力和品格。正因如此,在争取幸福星光奖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还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特长,形成了良好习惯,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主动反思,懂得了团结、关爱与感恩;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品味责任担当的意义,找到了继续前行的方向与强大动力。而家长们也在和孩子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中,更加关注了与孩子的沟通,感受到了家校携手育人的重要性。

    评价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评价的科学性决定着教育体系的科学性。作为学校幸福素养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星光评价凸显了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引领了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在保障学生幸福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同时,也见证着每名学子的成长,陪伴他们幸福出发,稳步远行。

    (作者:陈姗,系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


阅读39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