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义务教育学校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我国近三十年来社会变迁而实施的重大教育举措,其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实际,特提出如下常规要求。
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市教育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全面性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关注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协调发展,从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出发,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结合起来,把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
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员发展,全员提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坚信“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坚持"人本性原则",学会宽容、体贴、关怀、鼓励、表扬。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发展。
过程性原则。牢固树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观念。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表述结果,更要表术过程;教学评价,要看教学结果,更要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着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性原则。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性原则既把调动、感化、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手段,同时又把培养各种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作用和进行情感教育,逐步做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教学既是对创造力自身规律的具体化,又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它要求结合各门学科的具体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创造性因素,在完成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等任务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其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发现”、“探究”、“顿悟”的过程。
主体性原则。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学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善于运用提示、设疑、解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为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
因材施教原则。按一定的教学目标,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具体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循序性原则。循序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依据由己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等规则进行教学;通过复习、练习、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一般分为制定计划、准备教案、组织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指导实验、教学评价、分析质量和总结教学等九道程序。这些工作程序的常规要求如下:
计划,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基本要求是:
第一条 格式正确,符合“四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主要措施、教学活动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内容。四性即方向性:计划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科学性:计划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符合学生的基础实际,符合教学规律;超前性:计划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完成;可操作性:计划的目标、措施及活动安排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要及时调整修订,并将调整的意见续写在计划后面。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基本要求是:
第二条 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本学科、本学段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三条 备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发和充分利用。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第四条 备教材,熟练掌握教学内容。通晓全学段教材内容,要掌握教材的编排体例、编写意图及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全面系统地钻研本学期所教的教材,弄清楚全册教材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序列及其内在的联系,确定各单元(章节)的教学课时;要深钻单篇或章节教材,理解教学内容,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整合教学资源,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层次,设计教学程序,准备教学器材。
第五条 备学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以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想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为前提,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发展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全面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准备学具。
第六条 备教法,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要根据教材、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要以“学”为本,设计教师的“辅”与“导”;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法。
第七条 备课时教案,讲究规范性。课时教案要精心设计,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教学重难点了然于心;课型明确,教程清晰,结构严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选择教法恰当,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简明,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课内外作业设计精巧,层次清楚,安排科学;教案详略兼顾,实在实用,且有特色。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基本要求是:
第八条 目标任务具体明确。要依据教学内容实施不同层次的“三维目标”教学;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第九条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做到内容丰富,深浅适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学科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无知识性错误,无政治性错误。
第十条 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做好组织教学,采用恰当形式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结构严谨,程序清楚,过渡自然,整个教学结构符合课型特点;讲练安排科学,时间控制得当。
第十一条 教法科学艺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运用教法,重在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精神;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提倡精讲精练,及时交流教学信息;能恰当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常规手段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讲究教态和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交流与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第十二条 教学行为规范。教态端庄,教学一丝不苟。衣着整洁,举止文明;课前准备充分,按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要使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简明、准确;板书要使用规范汉字,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工整、规范;尊重每一个学生,照顾后进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第十三条 教学效果好。能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大;对所学内容反馈良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课内作业当堂完成,正确率高。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运用知识、锻炼能力的实践活动;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的必要措施。基本要求是:
第十四条 布置作业讲究科学性。作业要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能;作业要根据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习题应精心选择,难易适度、分量适中;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课外阅读、实验操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收集信息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十五条 作业训练严而有格。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要求内容正确,格式规范,书写整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先复习后作业和自觉检查订正作业的习惯。
第十六条 作业批改认真,反馈讲评及时。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不以“×”代改;批语要简明扼要、贴切中肯,有指导性和激励性;提倡教师“面批精批”;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主要成绩、问题及处理意见等要认真做好记载;要及时发放批改后的作业,督促学生认真订正,弄清错误的原因;讲评时,应充分肯定成绩,鼓励进步,注意关照后进学生。
辅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有效措施。基本要求是:
第十七条 课内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指导。要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第十八条 自习辅导要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教师不得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上新课,要给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利用这段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第十九条 课外辅导要拓宽学生视野。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通过阅读、讲座、实验、上网、考察、社交等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验证所学的理论,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必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研究性学习品质的养成起着重大作用。其基本要求是:
第二十条 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
第二十一条 课前研究实验。教师课前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精心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熟悉实验过程,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第二十二条 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实验以2人一组为宜,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单人实验操作。学习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
第二十三条 开发探究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学生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和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
第二十四条 完成实验评价。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教师要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和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师了解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肯定学生成绩,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有效措施。基本要求是:
第二十五条 改革考试评价内容、方式和方法。考试内容必须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过程评价+终结评价的发展性评价。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品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过程评价,主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性评价和单元(章节)测试;终结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等。评价应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之以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评价方式为等级制+定性评价。要客观公正、准确中肯,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评定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
第二十六条 严格考试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学校要认真组织单元检则和期末考试。考试命题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题、怪题、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教师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和指导,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更不得依据成绩排列名次。
分析教学质量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检测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基本要求是:
第二十七条 及时采集学生成长的评价信息。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学业、情感、思想、道德、价值观、社交、身心等各方面的成长信息,并认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成绩,找出问题,指导学生制订改进措施。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一课、一个单元(章节)、一个学期(学年)阶段性教学工作的分析和评价,是教师进一步认识教学规律、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基本要求是:
第二十八条 写教学后记和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后记,可以是一课之后所作的“一课一得”式的记录,也可以是一个阶段之后所作的某一方面的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和反思,要真实、具体,且有一定的理性思考价值。
第二十九条 做好专题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每学年要努力做到“五个一”,即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提供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设计一份试卷,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案例或总结,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案例研究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以校为本,同伴互助,通过案例的研究与积累提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水平。
第三十条 撰写教学工作总结。要求在学期(学年)末,就完成教学计划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成绩、问题及改进意见,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呈教务处备案。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档案。